开展室内复原设计时,应尽可能保证“不设计才算是搞好的设计”。在古物行业里有一种物品被称作“怪”,换句话说,便是一种主观性臆造出去的说白了的古物。他们大部分有夏商周的“头”、汉唐的“身体”、明代的“腿”,乍一看很像一件古时候的工艺品,其实是缺乏基础文学知识的人造就出去的怪。实际上,古时候室内场景的复原工作中中也要防止设计出这类四不像的家具或陈设设计。而以便防止这类状况的出現,就务必遵照“无材料,不设计”的标准。在收到设计每日任务之初,就应当先掌握被复原目标所在的历史时期,查看与之有关的历史文献,商品或图片材料,在沒有一切相关资料的状况下,宁愿挑选舍弃设计。
(1) 制作情景要有深入构思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
(a) 你想要做情景的所处时间,它将展示的主题。
(b) 你可以掌握的模型制作技法和模型材料、套材等。这些将有助于在情景中有能力准确表达你的意图。
(2) 背景资料的收集为重要,避免在情景中出现“硬伤”。
历史情景一定要具有真实性,例如德军进攻波兰时的情景,布置了一辆虎式坦克,而在1939年时德军根本还没有装备虎式坦克,这就是要强调的不能出现的“硬伤”。可能我这个例子太明显,是低级的错误。而有许多需要仔细考证,才能发现的细节就是使大家犯错误的祸首了,诸如1939年时德军的是什么样式的;苏军1942年的单兵装备是哪几种;美军除了军援他国,M3坦克自己有没有使用呢;以及各式军标、符号等等,这些细节问题,只有充分考证后,才是真实历史的缩影、凝固的精彩瞬间。
情景展示的空间不大,所以要明确的主题。情景模型不应是简单的“堆砌”—构成杂乱,且不说其事实合理性,就是主题也将无法表达清楚。情景中的人与物的相互关系、相互位置,要“合情合理”、主题鲜明。
人是情景中的,人物之间的站位、动作、情绪,要有关联;相互呼应,充分体现主题。做到这一点,就要把握好人物的动作,因为情景是无声的,你要用人物的肢体语言,给大家讲故事,而市售的人物模型,不可能完全适合你的作品。所以必要的改造,可以让观者更加明了你的意图,你要讲的故事。另外,你情景中的一草一木都要为主题服务,是烘托而不是分散观者的注意力